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出了几个反直觉的观点,通过它们也许可以缓解我们的思维定势,帮助解决内心的矛盾。

勇气

  1. 原因论和目的论。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认为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目的”,“原因”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被使用的伪装。不是说没有影响,而是产生了什么结果取决于自己。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青年在咖啡店里被服务员洒到咖啡而发怒,他认为这是原因导致的行为。那这个时候如果手里有刀就会一怒之下捅人吗,当然不会。那么这时候选择“发怒”是一种手段,为了能快速地震慑服务员,让他听自己的话。虽然讲道理也可以,但是还是选择了这种更加快捷的方式,于是挑选了“愤怒”。而且怒愤并不是无法控制的,当你对一个人发火的中途要对另外的人交谈,那通常都会把怒气收起来,等结束之后继续发火。
  2. 想变得像其他人一样外向开朗 → 为什么想变 → 因为这样更优秀/更能获得幸福 → 你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幸福,或者说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 你要有所改变,但并不是要变成别人 → 想变成别人是因为你在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其实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 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对改变现状并没有帮助 → 你觉得痛苦觉得不幸,甚至想要变成别人,而这正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觉得痛苦/不幸对你自己而言“有好处”(好处或许就是人生有什么不顺利的就可以归咎到性格上)→ 缺乏改变的勇气,所以捏造了一个做不到的借口,然后心安理得的保持着不幸
  3. 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来描述人的性格和秉性,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生活方式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
  4. 人们常常下决心不做改变。因为虽然可能不方便,但现在的生活更熟悉,各种事情都可以用经验轻车熟路地应对。但是全新的生活则是未知的状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应对,权衡之下于是仍然选择了保持现状,即使对生活有各种不满。所以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遭遇不幸是因为缺乏选择的勇气,不做出改变,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济于事。
  5. 人们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工作太忙太累了,没时间做这个” / “环境具备我也能办到” / “已经有家庭了” / “要是年轻 5 岁就好了”
  6. 自我接纳:没有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比如对考了 60 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是自我肯定,而思考“怎样才能接近 100 分”是自我接纳。
  7.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人际关系

  1.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比如来自他人的评价。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2.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因为想获得别人认可 → 满足他人期待 → 与自己的想法背离时无法做自己,不自由。招人讨厌很痛苦,但是八面玲珑又不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被那些跟你选择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排斥和讨厌。
  3. 人际关系中的竞争:如果竞争对手是伙伴的话,竞争会有利于自我提升,但很多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看待事情,把别人的成功当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如果陷入“有限资源的争夺”,那就会出现胜者和败者,也就产生了不幸,同时也伴随着自卑感/优越情结。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将其他人都视为敌人,看作危险的存在。
  4.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通过获胜证明自己的力量,一旦吃了这套,就算当场压制住了对方,后面对方也会不断找机会报复。比如孩子和父母间的矛盾、争吵,父母虐待孩子,孩子通过逃学、自残等进行报复。
  5. 另外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6.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反而成了好事。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没有勇气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进而发展出“优越情节”: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比如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还有一个夸耀不幸,这是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如果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7.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特点,比如母亲会表扬孩子做的好但通常不会对丈夫这么说。而且表扬也意味着行为的好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别人的标准。一个人表扬别人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操纵对方,这之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所以阿德勒心理学也否定赏罚教育。
  8. 存在标准: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可以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这样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不存在的理想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 100 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9. 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人会潜意识地应用同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比如对待朋友,可能会产生“A 比我强,B 不如我”,“要听 A 的意见不听 B 的”等想法。如果能与某个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横向关系,以此为契机,其他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课题分离

  1.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阿德勒把它们分成”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三个课题逐级深入。
  2. 课题分离的概念:谁的课题就由他自己处理,别人不要随意干涉,但这又不是放任主义,类似“把马带到水边,但不强迫它喝水”。区分是谁的课题的方式就是谁来承担后果。比如孩子不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可以交流提供帮助但不要强迫;家长催婚是家长的事,孩子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道路,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3. 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别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4. 修复和别人的关系:如果我们决定修复与他人的关系时,对方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待你、对你主动靠近持什么态度等,甚至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都和你没有关系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课题分离后就不用纠结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被认可欲求束缚。决定修复关系,改变了的只是你自己,对方会怎么样不知道,这也是课题分离。
  5. 干涉和鼓励:干涉是带有操纵的纵向关系,而鼓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一种行为。面对他人的课题,我们可以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自由

  1. 自由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当然,这不是说故意去讨人厌或者去作恶,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而是课题分离。是否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是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共同体

  1.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 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2.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3. 人应该多看向更大的共同体,虽然平时他们和你的联系很轻微容易被忽略。比当小共同体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仍然处于更大的共同体中,从而摆脱小共同体的束缚。比如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遇到挫折时会逃到更小的共同体比如家庭中。但如果想学校之外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还有更大的世界,就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比如和网友吹水。了解世界之大,可以找到更多的退路。
  4.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比如与老师或者领导在学校/公司这个环境里对你而言是权力的主导者,如果按“人的社会”来考虑,那么你和他们都是平等的,对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正面拒绝。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不过通常人们又会为了某种理由而忍受这种不合理的关系,比如不敢辞职不是害怕领导,而是出于对找到下一份工作的不自信或者是“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的考虑。
  5. 即便是来自社会群体的期待,我们也要拒绝非理性的要求,在其中寻找支持自己的群体获取认同感。如果群体的难以完全拒绝和剥离,也可以逐步引导它变化为对自己更合理的期待。
  6. 他者信赖:区分信用和信赖,信用是有条件而信赖是无条件的。当然,这并不是要当老好人,我们同样可以选择“切断关系”,但是决定信赖就不要求有回报。而前面提到的自我接纳就是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
  7. 因为能做到给他人无条件的信赖,并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同时也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8. 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在这里绝对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人际关系不顺利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9. “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也会含有“不能工作的我就没了价值”的行为标准(参考前面的存在标准)。
  10.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还可以有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当然,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是他人的课题,你无法干涉。贡献感不同于“认可欲求”,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活在当下

  1.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没有过去和未来。能预测到未来说明没有认真活在“此时此刻”。“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能预测到的未来的轨道只是在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
  2.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3. 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也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4. 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的孩子们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但是我们面对不合理的悲剧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对抗它。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5.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